《可能否》以简洁而富有诗意的语言描绘了现代人在情感与理想之间的徘徊与抉择。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可能否"构成了一种自我叩问的旋律,象征着当代人在面对选择时普遍存在的矛盾心理。作品通过具象的意象如"风吹过山谷"、"雨打湿窗台"等自然场景,隐喻人生际遇的无常与不可控。歌词中"握紧的双手终会松开"的意象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本质,而"追逐的远方是否值得"则直指现代人对存在意义的深层困惑。作品运用对立统一的艺术手法,将"停留"与"远走"、"记得"与"遗忘"等矛盾概念并置,形成强烈的张力美。整首歌词不提供明确答案,而是通过开放式的提问引发听者思考,这种留白手法恰恰反映了后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特征。作品最终呈现的不是结论,而是一种生命状态的真实写照——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摇摆,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这正是现代人普遍面临的精神困境。歌词的价值不在于解答,而在于精准捕捉并艺术化呈现了这种集体心理状态。